言茂松教授(1935年6月-2019年12月)简介:祖籍湖南湘潭。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后留校任教。任教期间曾带领电机系学生远赴西藏支援林芝水电站及羊八井地热电站的建设。于1985年调职上海大学,在校期间曾任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控学院常务副院长、系主任等职务。同时兼任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等职务。
1935年,言茂松出生于南京。父亲言心哲是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家、华师大教育学家。母亲潘景之是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护校校长、医护专家。1919年,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各界有识之士积极探索富国强民、救亡图存的新道路。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下,言茂松的父亲存救国之心留学法国、美国,学习先进文化。后学成归国成为中国社会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出生于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言茂松,从小品学兼优,高中就读于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缩影”南京师范附中。这所学校历史悠久,是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设三江师范学堂并设附属中学堂。这样的百年名校是个大家一起向前追赶的地方。有的努力自招千分考去复旦,有的用功背单词去留学,而“电器拆装小能手”言茂松因“清华电机系难考”,而决心考取之。
1954年,言茂松如愿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发94班。50年代清华的教育模式正处于仿苏时期,教学采用结对的方式。在同59级结对学长的带动下,他的学习成绩渐入佳境。当时学习任务很重,课程排得相当满,但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气氛相当浓郁。由于每节课都要换教室,校园又大,各科的教室相距很远。所以,每逢几个班一起上大课时,座位就紧张了。上完前节课,大家就像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刺式地向下一课的教室奔去,因为都想占一个前面的座位,好更清楚地看清黑板上的字和听清老师讲的课。
1960年在动态模拟实验室的言茂松教授
1959年,言茂松毕业后留清华任教。从学习到工作,从学生到教师,与清华园一结缘便是几十年。年华似水,岁月如歌,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书写人生的瑰丽篇章。60年代初期,是一周六天工作日,星期日休息。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动态模拟(动模)实验室总能看到言教授忙碌的身影,即便是周日他在实验室一忙就是一天。他对于工作和研究总是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经常加班加到深夜,回北航家的时候常常大门已经锁了(12点门才关),他便从大门旁边的铁丝网钻进去。有一次被保安抓住了,他只好解释说:“我们家就住这里,加班到太晚了,大门锁了,我进不去”。
虽然工作忙碌,但言茂松也尽力用他的方式来爱护自己的小家,他的爱是深沉的,也是克制的。在他“上山下乡”和“开门办学”两段艰苦卓绝的劳动改造经历中,言茂松未曾与家人流露一丝一毫那里的困苦与艰难。在他的言语中,这两段过往被他描述成了人生当中的难忘经历。
鲤鱼洲,一处让数千名知青魂牵梦萦的地方。
羊八井支援建设,一段特殊岁月的历史印记
文革期间,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在教育。清华大学在鲤鱼洲场内创办试验农场,这个地方被称为中国最大的“五七干校”。一批当年国内顶尖的知识精英在这块血吸虫肆虐、环境异常艰苦的地方,进行“脱胎换骨”的劳动和思想改造,参加工作不久的言茂松也在此行列中。当时上山下乡的条件非常艰苦,冷天挑大堤,冰天雪地,烂泥浆。而具有一技之长的言茂松被安排到鲤鱼洲电站,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依然坚持从事研究工作,尽力为当地电站的发展提供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技术支持。除了工作条件之外,更加苦的就是没有什么吃的,只有饭,一点油水也没有,配上几根萝卜干就是一顿饭。
结束“上山下乡”又接上“开门办学”。
70年代,毛主席发表“五·七指示”,要求全面进行教育革命。“开门办学”就是那个时期教育革命的重要形式,要求所有的在校学生去工厂、农村参加一系列的生产劳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学到真本领;同时通过劳动锻炼,向工人、农民学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永葆本色。当时的电机系系主任周双喜找到刚从鲤鱼洲回京没多久的言茂松,希望他可以带领学生去西藏支持当地电站建设,他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言茂松坐卡车进藏时,青藏公路那时候还不是柏油路,离开格尔木后,道路便变得坑坑洼洼了。过了昆仑山口,下一站便到五道梁,进入了“生命禁区”。天高地寒,山路艰险,半路上就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卡车坠毁挂在悬崖边的树上,吓得他一个寒战。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去西藏的这一年,由于唐山大地震,家里房子不能住,太太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同事帮忙搭建的帐篷里度过了后半个夏天。
言茂松教授与夫人陈星煌
在羊八井和林芝时,艰苦的条件、艰辛的工作、精神生活的匮乏,被他深埋在心里化作对妻子孩子深深的惦念。“开门办学”期间,红烧肉罐头的津贴他一罐未动,带回北京给妻子和孩子,让他们改善生活,也让他们以为其实西藏的日子还不错。
言茂松教授教儿子做的折叠衣架
两段艰难的岁月,被言茂松教授当作特殊的磨练。他以苦为乐,在劳动之余坚持从事研究并撰写科研笔记,46年撰写成果多达60余札。他排除困难,抽空培养实践能力,从鲤鱼洲到羊八井、林芝再到后期工作生活,动手实践这件事几乎贯穿了他整个人生。青年时,他自己组装黑白、彩色电子管电视;壮年时,他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孩子组装二极管、三极管收音机、做折叠衣架;老年时,他拆卸刮胡刀研究其中构造。“知青情结”的影响下,让他做事更加的严谨、认真。而艰苦经历的磨练下,使他更加的沉着坚毅、积极乐观,人生更加浓墨重彩,美满灿烂。
1972年,中美在上海共同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其中包括教育交流的内容。此后,中美民间教育交流正式开始。1977年,清华大学电机系请多伦多大学电机学知名教授来清华讲学。课后言茂松拿着自己刚刚出版的第一本书《最佳控制与观测》,希望这位教授能够指点一二。这位教授拿到书后问道:“是否认识言顶松”。正是这样一句闲话和一字之差的名字,言茂松与多年失去联系,远在美国硅谷从事电力研究的堂兄弟“相认”了,在他的引荐下与uc.berkeley教授吴复立相识。并于1982年,被清华大学推荐前往uc.berkeley做访问学者,师从电力专家吴复立。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每月只有400美金津贴的言茂松总是想尽可能省钱,好为家里添置些什么,为远在北京的夫人孩子买些什么。所以购买书籍对他来说就太过昂贵,每次看到想买的书,他就跑到图书馆借,然后拿到拷贝中心去拷贝。两年下来回国时,他竟然攒了一大箱子宝贝,这些拷贝的书籍上都是他的批注、翻译和心得。
1985年,正处于言茂松的事业上升期,为照顾上海年迈的父亲调职上海大学任教。在校期间曾任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控学院常务副院长、系主任等职务。同时兼任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等职务。
言茂松教授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事业,秉承了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和电机系刻苦钻研的优良传统,扎身三尺讲台,用为师者的气度、学者的风度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动模试验室,手把手教授学生测试发电机各种参数;开门办学时,与学生在电厂同吃同睡同“战斗”,数十年培养数百拔尖创新人才。用勤学多思书写清华传承与创新,在传授已知的同时,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持续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新成果。八十年代后,他率先引进最优控制与观测的理论与技术,首创“现代电力市场及其当量电价”的理论与方法。共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7部;培养硕士博士30余人;获得各项荣誉2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各类科技奖励5项。
国家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是老一辈学长们人生经历中共同的烙印。他们曾经风华正茂、他们曾经豪情万丈、他们曾经无私奉献。2005年退休之时,言茂松教授已是古稀之年,但是报效国家、从事科研的热心与热情仍然不减,继续心系祖国电力市场的发展。
2019年12月因病去世,享年84岁。言茂松教授高风亮节的一生,言行之中的无私与奉献,对后辈实乃一种精神鼓励。
言茂松教授去世后,其夫人陈星煌及儿子言志行、女儿言志梅将他生前的60余册工作札记、若干手稿、专著、奖章、证书等珍贵资料全数捐赠给清华大学。
这,就是言茂松教授献身国家、献身科学研究的一生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