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介绍:
1973年入学,1977年毕业,学制四年。班级人数38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4人。班主任和辅导员分别为:王学恭、沈善德、韩英铎、童陆园、崔文进、顾学顺,言茂松。
在校情况:
我们在校期间的学习路径是通过“开门办学”学习知识。1974年开始,学校决定将基础课及电工、电子学等技术基础课教师分配到各系和各专业,跟班教学。师生都到工厂、工地,结合典型产品、典型工程和专题研究,技术革新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年鉴指出,毕业设计80%的项目已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了。这种教学虽然不系统,但知识面还是很广阔的,张宝霖、周荣光、相年德、王世樱、王仲鸿教授等都为我们的专业学习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心血。其中最值得纪念的是:有幸与大师孙绍先、王宗乾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授课、有幸与王仲鸿教授一起拉过电缆、与韩英铎院士切磋难题、与沈善德教授孩子混的很熟、与物理课邓新元教授的友谊维持到现在,他与我们班现在还在一个微信群里。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之下,我们从基础的数理化,到复杂的电机学和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分析,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学习和掌握了坚实的电力行业知识。
住宿情况:入校后男生住在一号楼,女生住在新斋,到毕业也没有换过地方,几年的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班级荣誉:发3班体育还是不错的,学校的滑冰队、游泳队、长跑队名单里都有过我们班的同学。全系比赛班里也能获个名次。邯郸学军期间班里也被评为优秀集体。
班级大数据:
发三班这个清华班级具有很强的向心力,是个团结友谊的集团!班里同学毕业后主要分配在长江以北地区,绝大多数进了电力系统,部分到了高校。同学们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数同学具有了高级职称、处级以上职务,在各个岗位承担了领导骨干作用。
班级格言:
不懈进取,执着追求。
班级故事:
1978年4月1日 本校电力、水利、建工三个系赴西藏开门办学的67人出发。我们系李凤玲带队,我们班班主任言茂松和吕德镇、周佩荣两位同学参加了西藏开门办学。
1978年7月28日 唐山发生7.8级以上强烈地震后,全校开始抗震防震。学校组织800多人的赴唐山学习服务队,前往唐山参加抗震救灾。我们班崔巍、林孝芳、罗伟、申玉娥四位同学参加了这支队伍,到唐山后帮助盖抗震棚、冒着余震爬上12米高的电线杆加电线。有的同学辗转多个地方救灾,长达两个多月。
其他信息: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多重磨难,但报效祖国、回报母校的心不变,清华大学为我们开启了知识的宝库,教会了我们学习、探索、创业的本领,培养了我们一丝不苟的科研创新能力。至今,我们依然为是清华的学子而自豪和骄傲,因为我们有那些优秀的值得我们永远崇敬的教师,是他们的言传身教为我们后来的专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列了一首诗:
王承业
致敬爱的邓老师及为发三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们、老师们。
恩师不忘!
恩 师
严师尊道诲谆谆,
浸润不行爱其能。
忠心誠毕传授业,
桃李芬芳满园春。
我们班涌现了一批优秀人才,这里列写两个:权太范、侯鸿基
权太范
参与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国防项目新体制雷达研究小组,经过20多年的研究这一项目开创了我国新体制雷达研究的新领域,1991年与校友刘永坦教授一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出版了“信息融合:神经网络-模糊推理信息融合理论与应用”专著。这本书在2002年获得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作为第一发明人的国家发明专利:高频地波雷达远端超视距航迹起始方法和装置(cn10****0909a),2016年12月获得了18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侯洪基
“锅炉节能水处理器”的发明荣获第41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17年曾与基建处接洽,准备捐赠一套几百万的“锅炉节能水处理器”和技术,由于身患绝症不幸病故,没有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