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探索先行者-九游会平台
en
  • 清华大学电机系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校友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机系微信公众号

校友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本科生微信二维码

北京院微信公众号

四川院微信公众号

校友风采

王小海,男,1986级校友,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2010年4月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现任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毕业后,他扎根塞外,为祖国北疆电力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文理并重,兼容并包

条理清晰、思维敏锐、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这是王小海给人的印象,谁 能想到30多年前,初入清华的王小海还是位性格内敛、不善言辞的同学。清华的培育润物无声,敏感内敛的王小海逐渐变得有原则、有条理、逻辑分明。他读的是理工科,却爱好人文,在清华学习期间,对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兴趣和重视,使王小海具备了较好的人文素养。《道德经》《庄子》等蕴含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名著,王小海百读不厌,并从中感悟到了不少对人生、工作都有指导意义的理念。大二时选修的《清史》课程,他至今仍记忆犹新。从清史到明史到通史, 王小海对历史的热爱一直持续到现在,“不懂历史的人不懂未来”。王小海从人文学科中汲取的营养,为他工作中把握全局创造了条件。

回忆起在清华求学的经历时,王小海学长记忆犹新。报志愿时最初申请的是无线电系和热能系,后来在招办老师综合考虑下调剂到电机系,于是人生道路就此不同,“那一次的调整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自己未来数十载漫长人生道路”,今天来说他特别坦然。他自幼喜欢绘画和写作,正是清华“人文日新”的精神,使得他对文科的爱好并没有因为专业原因而中断,他在大学期间选修了很多历史、宗教、音乐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让喜欢文科的他在清华得到了多元化培养塑造。此外,王小海还曾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这也给了他一个发挥自己文科特长的平台。在谈起当时和同学一起准备展板、画海报的经历时,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候为了做好一个展板,经常会熬夜画画和制作,难免会比较辛苦,但是每当看到自己做好的展板被陈列在路边上和教学楼里时,心中总是能够泛起一股欣慰与自豪”,王小海说。年轻人心中有热爱,生活就能有希望,清华五载求学时光,对王小海性格塑造不可谓不大,而很多方面是多年后方才体悟到的,带来的重大改变的是从文科式的比较发散的思维方式转到了非常有条理讲逻辑坚守底线的做事风格,将他从一位文艺少年塑造为讲逻辑有条理的坚毅青年。

义无反顾,扎根北疆

1991年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王小海选择了回到家乡内蒙古电力系统工作,他也是班上唯一到内蒙古工作的学生。作为一个有乡土情结的人,尽管家乡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并不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但他仍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建设祖国北部边疆。

“最初心中也并没有什么波澜,只是希望回到家乡”,工作伊始,王小海被分配到包头供电局的一个离城区30公里远的变电站做值班员,刚开始参加工作,王小海的劲头十分充足,他从抄电表、拉刀闸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还利用休息时间清除变电站院内杂草。在被问及从清华大学到工作岗位之间是否有心理落差时,他说,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基层当工人时积累的操作经验,为后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更需要这种基层的锻炼,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后面3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奔波奋战在内蒙古电力行业的各个岗位上, 清华学子行胜于言、踏实肯干的作风每每赢得了领导的赏识和群众的认可,王小海不断被委以重任,几乎两三年一个台阶,先后担任内蒙古包头供电局变电站站长、生产部部长、基建部部长、薛家湾供电局局长、内蒙古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调控中心主任、总工程师等职。

开创先河,排难除艰

回忆起工作的点点滴滴时,王小海分享了他感触最深的一点。初到内蒙古电力调度中心当主任时,正值内蒙古风电快速发展前夕,由于各项技术卡脖子约束,风电难以全部消纳,弃风现象严重,当时国内外没有多少可借鉴的经验,王小海准确预判到接下来数年风电快速发展这一趋势,在国内率先提出针对集中式风电并网的技术三项原则:可观-可控-可预测。而将这一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道路上将遇到的诸多未曾见过的工程难题,由于没有任何前人经验可循,需要完全靠组织团队探索,在达成共识或见到长期成效前很容易受到多方质疑甚至明确反对,但他始终坚持信念,带领团队咬牙坚持,认准方向,当确定有必要这么做,就坚持下来不放弃。而后在调度工作十二年间,他带领团队与清华大学电机系合作开展风电功率预测和新能源并网等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解决了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的实际需求,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构建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前期工作铺垫。2010年,王小海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一荣誉在精神上给了他很大的鼓舞。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前的盛夏六月,王小海受邀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为即将迈入人生新阶段的毕业生做专题演讲报告,他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为:“文理并重,内心丰满;在合适位置上,耐住寂寞,行胜于言、踏实肯干,最终必有所闪光”。

调控中心是内蒙古电力公司的电网运行核心中枢,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各个 发电厂的经济利益,在这种面临诸多诱惑的关键岗位上,王小海秉承着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内蒙清华校友圈内部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王小海在调控中心当主任时,有曾经同事兼领导到属地发电集团做一把手,谈到所属电厂发电优先权和利用小时数时,他转头就走。可以说,但凡是牵扯到电网安全和利益的问题一律都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执行,凡是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人情”活动一律不参加,在任期间,他建立起公正廉洁的良好风气。

当前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王小海团队开创的技术路线为内蒙古 电力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面对“十四五”期间即将到来的新能源倍增发展趋势,王小海说,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很多努力可能要长期才能见效。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可以说,如果将当前国家发展背景与未来趋势相结合,回眸他的三十年历史工作生涯,适逢电力快速发展与能源革命初入深水期, 在这一过程中,他在祖国北疆,能够有机会为祖国电网友好型新能源场站与新能源友好型电网的发展做出一系列看见和更多看不见的贡献,恰恰是在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为未来四十年的新能源倍增趋势下的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所做的技术储备、重要铺垫和最佳注脚。多年来,王小海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清华大学与内蒙古长周期和宽口径的电力能源领域合作,将关键技术理念最终转化为工程实践应用,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和内蒙古电力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发完成的“复杂电网自律-协同自动电压控制关键技术、系统研制与工程应用”项目,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面对这一重要荣誉,在分享座谈会中,他坦率说:“没想到能得大奖”。而这,正是他坚持长期主义,发挥合作攻关精神,充分坚定理 想信念,最终取得成果受到认可的人生态度。

—— 分享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