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杲,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发33班,曾任清华大学担任电工学与应用电子学教研组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受邀至澳门大学任教,并先后出任科技学院院长、澳门大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务,曾任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2000—2002年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是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电脑在医学上的应用领域专家, 因在领域内的突出成绩,在1995年获中国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多次担任ieee/embs世界大会的国际委员会委员,为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委员、美国纽约科技学院院士、美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us-rik组委员会主席、《电子学报》编委等。
周礼杲先生作为清华电机系元老级校友,从毕业到此刻,数以万计的日日 夜夜,以清华教育所特有的家国情怀作为人生底色,经历了祖国发展进程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年代,也经历了澳门高等教育建设艰苦卓绝的时期,既是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也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滴水珠、一朵浪花。时间回到1946年,当时的周礼杲在父亲眼中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调皮孩童,为了让周礼杲考上当时上海顶级的中学——上海中学。父亲生生将他关了三个月的“禁闭”,让他不被外界打扰,潜心学习,专心备考。终于不负有心人,他如愿进入上海中学学习。当时盛传的一句话就是进了上海中学,就等于踏入了清华北大的校门。“我清楚记得我高考的第一志愿就是清华大学,我对电子设备特别感兴趣,所以就报考了当时电机专业最顶级最难考的清华电机系。”
这位如今已是耋耄之年的老人,回忆当年,依旧宛如昨日,又想起第一天 到清华报到时的情景。他信步走进清华园,打破了心里的神秘感,却亲近了心中的神圣感。不知不觉走到了西操,只见那里人潮涌动,他凑上去便看到一名学生站在体育馆的讲台上慷慨激昂的发表着爱国演讲,心中的爱国的情怀被瞬间点燃,听的热血沸腾。后来得知,那人便是后来的国家副总理李榕基。从这一刻起,清华的使命与担当,爱国的情怀与责任深深刻在他的骨血里。
20世纪50年代的清华大学正处在我国教学改革和院系调整的关键时期,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当时,学习任务很重,每天早、午、晚甚至星期天都被课程排得满满的。我印象最深的课程就是钟士模老师教授的电机学, 他讲的高深、凝练、逻辑思维清楚,由浅入深,丝丝入扣,需要全神贯注才能跟上他的思路”。就在这样紧张学习压力下,蒋南翔校长及时提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全校积极响应,立即掀起了体育锻炼的热潮。每天下午四点钟以后,几乎绝大部分同学都来到操场上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与此同时,学校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塑造,鼓励学生参加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的建设和研究中去,鼓励学生搞研究要到工厂和基层中去,从实践课程到毕业设计与工人师傅学习技术实践,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五十年代初期,正值国家百废待兴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干部提早投入工业建设中,因此清华大学电机系大三的200人中国年选择6人提前毕业,周礼杲先生就是这百分之三,留任清华大学电工学与应用电子学教研组任教。在这清华大学工作期间,他从助教、教授、博士生导师,到电工学与应用电子学教研组主任、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再到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这一干就是38年。
澳门回归前,澳门大学急需高水平教育来提升高等教育本土化办学质量、储备政治、法律、管理、财经等方面的人才。1991年,葡萄牙政府向中国教育部申请支持。于是,当时还是清华大学电机系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周礼杲受清华大学的推荐、教育部的委派前往澳门大学任教。当他接到委派时候,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祖国需要,我便全力以赴。58岁的他十年磨剑寒气逼,万里东风正当时。
1991—1999年,周礼杲先后任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澳门大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务,为澳门大学本土化高等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八年间,累积培养各专业大学毕业生近三千人,满足了澳门各个部门和行业所急需的人才,真正实现了澳人治澳的基本方针,为祖国交上一份完满的答卷。同时,他的成绩也得到了主管澳门回归工作的国务院港澳办陈滋英副主任的肯定。在1998年4月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时,周礼杲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李鹏委员长颁发了筹备委员会委员的证书,由此他积极参加了筹委会的工作和活动,在他卸任澳门大学校长之职时,澳门总督特别颁授其一枚专业功绩勋章,以肯定和表彰他对澳门大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1999年,澳门知名的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廖泽云博士决定出资办大学,这一计划得到了候任特首何厚铧的支持,他们认为在澳门办一所一流的私立大学, 对澳门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可以运用社会力量办高等教育,又能够加速培养澳门急需的高等人才。何厚铧特首和廖泽云先生先后找到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时任澳门大学校长的周礼杲先生,诚邀他执掌澳门科技大学校政。澳门回归后的第一天,廖先生把办学申请正式交给了特别行政区政府。
学校成立初期,没有校园、没有建设校园的土地,更没有教授和学生,一 切从零开始。但是,2000年招生是个死任务,实践如此紧张,没有给予他更多的时间慢慢筹办。然而,明知这是又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艰巨的任务,颇具 挑战,他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因为他具有清华人的气节,因为他知道这是诸多 有志之士的共同愿望。刚刚走马上任的周校长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四处网罗英才。“有困难找清华”,这一次也不例外。当清华计算机系主任唐泽圣、著名教授薛成华等一批学术造诣高、学界声望好的专家教授先后来到这里,奋力支持新大学新 学院的建设,周校长才吃下一刻“定心丸”。
澳科大的教授队伍中,一半以上聘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知 名大学,其他教授聘自台港澳地区以及欧美国家。这使得澳科大成立伊始,就在4个学院和多个研究所达到了颁发专科、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水准。
在周礼杲校长“高质量、高科研水平、高建校速度”的定位下,他再次提出要注重引进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注重利用前沿技术和多学科集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创新;注重进一步扩大、深化与海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紧贴国家科技发展前沿需求,着力解决国家重要领域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在短短二十年间,澳门科技大学从四个学院的学校发展成为拥有九个学院、一个通识教育部在内含概文、理、法、管、商、医、药、艺术、传播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在校师生逾万人。同时,成立了中药质量研究、月球与行星科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重大研究院所中心。斐然的成果,专业领域内世界瞩目的成就,使得澳门高等教育事业在回归之后站在了新的起点,并在2019年跻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三百强。“面向未来,澳门的高等教育事业仍然要紧密适应国家的发展趋势,发挥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9年,八十岁的周礼杲退居二线,被委任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为学校的建设献计献策,在他的倡导下,2011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与澳门大学联合建成中医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称为国家中医药科研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如今,耋耄之年的老人,依然精神抖擞,对教育的一腔热血始终如一、对清华母校电机母系的深切情感和希冀从未变革。他希望清华电机系学子能够秉承清华自强不息的传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鹏程万里的目标,获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