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明,1954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1959年毕业分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71年调回清华大学电机系,1995年退休。
共和国的发展,哪里不需要电呀?
1954年高考前夕,怀揣着投身共和国伟大建设的目标,在天津读高中的高玉明郑重地选择了报考清华大学电机系。
“那个时期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在建设中。填报志愿时,考虑到国家的建设,无论那个方面都需要电。因此报考的电机系。”高玉明老师回忆道。
秋季,与天津一百余名学子一道,高玉明乘火车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清华园。学子们分散到各个院系,开始了全新的求学生涯。
当时,国家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学校还是创造各 种条件,给予学子们以温暖。专门设置有助学金,以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得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在一年级的时候,还享受了一年食宿全免的待遇。
从天津到北京,虽然距离不远,但是在生活和学习上还是要克服一些困难。比如,天津属于海洋性气候,北京的冬天天气干冷、风沙很大。再比如,南方籍的年长老师讲课时口音很重,听不懂,就只好课后自己学习。
此外,学校除了抓学习工作,也在各个层面丰富着广大学子的生活。
“那时候,马约翰先生还健在,个子不高,经常穿一条灯笼裤,在学生们体育活动的时候,出现在西大操场,指导学生们活动”。高玉明老师愉快地回忆到。“每天下午四点钟,大喇叭一响,学生们全体出动,冲向体育馆、大操场,锻炼身体,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而努力。”无体育,不清华,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形成了一种氛围。
文艺方面也是这样。每个星期规定一个下午,专门进行各种文娱活动,有 参加学校或系里的文娱社团,也有的在班里自由组织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极大地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在这种“家”的氛围里,高玉明老师汲取着知识的养料。1957年春夏之交,四个发9班的同学收到通知,他们可以自愿报名,选择高压方向继续深造。高老师说:“为什么选择高压?当时已经知道一点专业知识了,感觉高压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没有过多纠结,高玉明老师成为了高9班的一员。
西主楼建成后,高9班集体清扫主楼合影
课堂怎样讲得让人喜欢听,能够吸引人,这是一门艺术。
1959年,高玉明老师服从组织分配,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名老师。
那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刚刚成立,建设中科大,成为了高玉明老师在内的全体师生的责任。196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往安徽;1971年,高玉明老师调离中国技术大学,回到清华大学电机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四十年的科研教学生涯,使得高老师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当问及工作上的挑战,高老师提及了两方面内容。“当老师这件事情,实际上是边学边干。”高老师说,“在学校里,我学的是
基础的知识。做老师了,不仅要自己学好,还要懂得怎样教好,怎样表达,怎样组织,这不是说拿几本书照着告诉学生就能够解决的。课堂怎样讲得让人喜欢听,能够吸引人,这是一门艺术。”
“科学在发展,技术日新月异,这对每个人都是很大的挑战。高压技术方面,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压等级由110kv发展到220kv、500kv、750kv。这里就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对我们每个教师、每个科技工作者都是一个挑战。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
三十七年的教学生涯,高老师践行着教学相长,一边教学,一边根据时代 的发展和学生的反馈,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一代又一代的电机学子,在老师们言传身教中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我算天津人还是北京人呢?
高老师一生与清华结缘。高老师表示,清华带给她生活目标,也带给她压力,更带给她无尽的温暖。高老师说,“这一生,有领导的关怀鼓励,有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也在自己的努力下,工作兢兢业业,虽然没有做到优秀,但是总算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吧!回顾一生,还算没有虚度吧。”
尽管已经86岁,离开工作岗位,但是高老师对系里的工作发展还是很关心的。“虽然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到高压馆去看看,但是每次乘校园车经过高压馆的时候,都在回顾以前工作的情景,也在想象着现在的老师们在做什么呢?”。
“有时候也在想,我是天津人还是北京人呢?18岁,我到了清华,就没有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