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军,男,籍贯辽宁。1964年出生,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取得电气工程学士及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清华大学研究生常务副主席等职。1997年赴美国杜兰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美国杜兰大学及清华大学联合培养金融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国家开发银行正局级资深专家、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投委会、风控委副主任,清华校友投资协会副会长。
任何一段历史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更是这样。2008年,在美国《时代周刊》专文撰写中国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发展的意义时,总编辑艾略特曾说道:“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故事。它是我们的故事,是全人类的故事。”确实,在中国长达近四十年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 渐瓦解后,一个个打着时代烙印、个性鲜明的人物脱颖而出,他们负芒披苇,引领中国逐步向市场经济、向全球经济接轨,奇迹在其中不断闪现。
他是我国首个国家投资银行的筹备者,他是首批支援重庆直辖的金融专家, 他是我国首家突破宽带技术的重庆网通信息港宽带网络有限公司的掌门人,他也是我国当时规模最大的微电子产业园区的建设者,他的工作历程几乎算是国家经济改革趋势的折射。三十一年青春,他屡次在无人开垦过的新天地里,战胜孤独和困难的走出一条路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修军学长那些筚路蓝缕的艰辛,深切地体会他体制内的“创业”路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12个字的分量。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
修军1964年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干部家庭,受到“有福方能坐读书,成才未可忘忧国”家风的熏陶,除了掌握课堂知识之外,自小就开始接触国家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书籍和知识,立志要就读工科来“科技报国”。修军是大人 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读重点学校的他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不夸张地说,还没高考他就已经拿到了名牌大学的入场券。但他没有止步于此,反而日日挑灯夜读,因为他心中的目标是有“最难考”之称的清华大学电机系。
1981年,修军如愿考取清华电机系。17岁的他乘坐绿皮火车从熟悉的家乡来到了陌生的北京站。当问及最初对于清华园的映像时,他说道:“清华派来接站的车走的是当时还在修缮的三环,一路尘土飞扬。心里嘀咕着清华好偏僻,但当我看到学校大门的那一刻,终于到了心之所向的学校,感觉很神秘也很神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八十年代初期,清华生源来自五湖四海,同学层次丰富,年龄从十八九岁到三十多岁,经历阅历也各不相同。有上山下乡的“老三届”、经受过十年浩劫“新三届”,也有像修军这样高中毕业后直接考入的。多元组成,相互交融,清华也因此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兼容并蓄的包容文化。那时的清华,看不到一个个打闹、熙攘的学生,他们走路就像一阵风,他们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且时刻在向着这个方向不停的前进。
在这样环境的催化下,让修军的清华岁月成为了密集攫取知识的时代。清 华学习的第一年,他几乎没有出过校门。一周六天半,除了上课之外,其他的时间都泡在自习教室学习。早上六点半就小跑奔向自习室,一直到十点熄灯前才回到寝室休息。“那时在清华,自习教室可以说‘一座难求’。占位置很难,稍微晚一点就没地方了。所以我们经常会同学之间互相帮忙占座,即便是这样,也经常有占的座位被别人座了的情况。其实,我们班的学风都很好,大家都很用工,所以我们班的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能比别的班高出十多分。”
学校历来重视的“双肩挑”和“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两大传统已蔚然 成风贯穿清华百年历史。
在繁重的学业之余,修军挤出时间积极参与学生工作、从事体育锻炼。电 机系就读的五年中,他担任过班长、团支书,以及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务。从事学生工作这一段经历,对于修军来说是磨练心性、培养协调和管理能力的一种锻炼。
说到体育修军坦言并不擅长,但是“无体育不清华”精神深入骨髓。为了保持学习和工作状态,他每天下午4:30就去锻炼。夏天体育馆游泳,冬天在荒岛滑冰,甚至还跑去尝试冬泳。
八十年代,在注重学生多方位发展的同时,工科院系更加重视培养学子的 实践能力。“刚入校时的精工实习期是六周,比其他学校都长。车、铣、刨、磨、铸、造六个专业的全套精工我都实践过。大四的后半学期的社会实践是在西电集团, 下到变压器厂、开关厂、互感器厂等电力系统相关环节都走了一遍,对产品、生产运营、工程运作等情况有了一定的熟悉和了解,对行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修军在清华度过了五年的光阴,图书馆、教学楼、西主楼、运动场上都留下了他朝气蓬勃、挥洒青春的身影。转眼来到1985年秋天, 修军被跨专业保送到清华经管学院,在此之前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临近毕业前夕,电机系主任吴维韩老师给本系保送的几个学生座谈时,修军向吴老师提出是否能去经管学院的请求。“吴老师当时跟我说的话让我映像很深刻,他说‘这个请求让我很伤心,你是咱们系的重点培养对象,系里已经决定让你做辅导员和毕业生党支部书记了。但是,既然这是你的意愿,我就去试试看。’吴老师在这件事上给与了我很大的帮助,也让我见识到了清华的大师风范。”
研究生期间,修军参加了多项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等国家投融资体制设 计和规划工作。1989年毕业后,获清华经济管理硕士学位。1996年,又赴美国留学深造。先后获得杜兰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清华大学-杜兰大学联合培养金融专业博士学位。
一腔热血难自控,豪气云天少年郎
八十年代末,恰逢中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时期,国务院批准成立六 家由国务院直属的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国家能源投资公司是其中一家。毕业于清华电机系,又有金融背景的修军毛遂自荐,顺利进入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工作。对于初入职场的修军来说首当其冲需要面对的就是“政企分开”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后遗症,很多工作受到掣肘难以推进。他并没有抱怨,也没有退缩,而是拔丁抽楔、百折不挠地一点一点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在国家能源投资公司的五年时 间,他跑遍了全国各地,协同国家电力建设部门、电力部、国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等多家单位,对全国的电力项目从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到施工预算的过程进行严格审查。1994年,国务院将六家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并入国家开发银行,修军继续承担电力项目的信贷管理工作,从开发性金融的角度全方位支持能源行业的发展。1998年从美国学习归来,修军成为国家投资银行筹备小组主要成员,参与三峡工程、广东核电站及重庆、沈阳市基础设施等重要项目的战略策划及融资安排,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投资银行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九十年代末,重庆直辖后急需人才,向修军发出了邀请,尽管夫人及孩子 仍在国外,他还是抱着支援西部发展的想法来到重庆。从主抓高科技投融资的科委主任助理、重庆风险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到重庆网通信息港宽带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及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再到重庆进出口担保公司董事长,这一干就是十三年。
2000年,修军组织筹备并担任重庆网通信息港宽带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在公司初创时期,他注重公司体制和技术的创新,力求更好适应市场发展。率先利用先进的宽带技术和市场机制,并积极开拓语音等新兴市场。突破了传统的电信体制,三年就实现了一般电信企业五年都难以实现的盈亏平衡目标。公司步入正轨后,他强调服务创新,要求业务和市场部门深挖客户需求,提倡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定制式服务,使得先进的宽带技术以此为突破口迅速占领并扩大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他不畏俗尘,打破陈旧管理模式,将企业愿景与员工绩效相挂钩,挖掘员工创造力和积极性,倡导员工敬业务实、追求卓越。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仅创建三年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职工从几十人壮大到几百人,业务收入从创办初期的20多万发展到上亿元,实现利润500%的几何式增长。
在任期间,修军主抓重庆网通建设打造了西部第一信息港、创建了全国第 一个利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信息港运营主体、搭建了西部第一个利用世界最先进的ip over wdm技术建设的宽带城域网、实现了西部第一的宽带覆盖用户数和接入用户数,更是让老百姓获得实惠,能够以低价、高速、宽带宽的方式与世界互联互通。因此,他被业内称作“宽带英雄”,获得了“重庆十大青年”“杰出青年企业家”“十大优秀归国人才”等个人荣誉称号。
2001年,他在“863”成就展的重庆网通展位上为国家主席江泽民介绍了网通公司发展现状及相关技术突破成果。当江主席通过最新技术与重庆市长视频连接时问道:“你们在哪里啊?”,当听到“我们在1600公里以外的重庆”的回复时,江总书记感慨道:“我感觉你们就在身边啊,很近啊!”当提及此事的感受时,他说到:“科技改变世界,我们所做的事情可以将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价值和意义,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2006年,为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配置,加强对外开放,引进高新科技企业及高素质人才落户,重庆市政府批准建立西永微电子园区。同年,42岁的修军再次被委以重任,成为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及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 总。他为企业争取优惠政策、完善配套设施、亲历亲为邀请高科技公司及其生产配套企业落户。六年间,惠普、广达、富士康、ibm相继落户西永,微电园逐步形成了以集成电路、电子产品、软件研发及服务外包为主的三大信息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园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孵化成为巨大的就业磁场,用工量高达近十万人。园区并被先后授予“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等称号。
2012年,在升调重庆进出口担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三年后。调任陕西国家投资公司董事、总裁职务。离开重庆这个“舒适圈”,远赴陕西的“新战场”,刚刚上任的修军便马上大刀阔斧的着手开辟省外业务,扩大公司市场范围。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开发了上海、北京、重庆等地区市场,使得公司净利润达到1.86亿,同比增涨超过80%。2013年,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开始了多元化的集团发展道路,投资业务急需人才。修军又响应召唤回到了国开行,任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正局级资深专家,投委会、风控委副主任,全方位地从事国家级的投资业务。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沉浸多年,修军始终不忘清华人的身份。自毕业后, 修军始终保持着和母校的密切联系。一方面配合学校教学的工作,投资协会开辟了投资实务课堂;另一方面也作为学校思源导师和行业导师,带领同学们开展对投资行业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项研究。
作为清华校友导师,也作为清华电机系81级校友,他给在校同学的建议是,“希望大家能够根据所在领域国际发展变化,培养自己、塑造自己,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和空间。”同时,他对电机系近年来在新技术拓展和学科交叉方面所作工作表示赞赏,并希望电机系未来能够在行业引领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过去,三十一载筚路蓝缕,风雨历程,硕果累累。未来,不畏阻力,不惧碰撞,不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