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子归来敌百师-九游会平台
en
  • 清华大学电机系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校友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机系微信公众号

校友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本科生微信二维码

北京院微信公众号

四川院微信公众号

系史长廊

img_256

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合影[1]

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国所得赔款均超过了”实际损失额度“,其中美国按比例分得3293.9055万两白银(合2444.0778万美元)[2],超过款额达1278.5万余美元[3]。经清政府驻美大使梁诚多方努力,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部分超收赔款退还中国政府,作为派遣赴美留学生的专门款项。

外务部与学部在派遣学生赴美拟定办法大纲折中提出,”拟在京师设立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与学部派员管理,宗司考选学生,派遣出洋。并附设肄业馆一所,选取学生入馆试验,择其学行优美,资性纯笃者,随时送往美国肄业。“其中,外务部与学部所派办事人员,除专司考选学生、管理肄业馆、遣送学生之外,还需要监督学生驻美游学通信、与美国公使所派人员商榷事务等。

肄业馆设于京城外清旷之地,约能容纳三百名学生,并涵盖办事室、讲舍、书库、操场、教习学生等居室。沿用美国高等初级各科教习,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以便学生熟悉课程。同时,此馆为选取各省学生暂留学习,以便考察其品学。

关于选拔留美学生的名额分配,要求按照各省赔款数目分匀摊给,满洲、蒙古、汉军旗籍以及东三省内外蒙古、西藏应酌给名额外,由于南方沿海地区所承赔款额度较大,所以学生大部分来自这些区域。此外,清华早期选拔留美学生的标准较高,除须身体强壮、性格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之外,在《派遣游美学生办法大纲》中还规定,”各条所取学生拟分两格。第一格:年在二十以下,国文通达,英文及科学程度可入美国大学或专门学校;第二格:年在十五以下,国文通达,资禀特异“。且考试科目除专门的国文和基本文化课考试外,还要考试英文,其中第二届还须选考德文或法文。

1909年7月,游美学务处开始办公,当年招考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47名,翌年招考第二批直接赴美留学生70人。对于庚款留学生的选科问题,当初多数主张学生游美须着重理、工、农、商等实际有用的学术与技能,期待学生回国后对于祖国的改造和建设,有真正的贡献。

根据清政府的要求,1909-1911年游美学务处选派的三批直接赴美留学生多选习实科,如第二批留学生中,学自然科学、工、农的占比约为百分之七十,其中尤以工程学居多。据统计,第一批庚款留学生中选习工程科目的有24人,占比约51%;第二批庚款留学生中选习工程科目的有43人,占比约61%。而电气工程作为这一时期的急需专业之一,在第一批庚款留学生中选习此科目的有6人,占比13%;第二批有8人,占比11%。1912年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后,受国内时局影响,选习工程学的留学生人数减少,选习社会科学的留学生人数增加,1912年至1928年间,选习电气工程专业留学生人数共计40余人,约占该时期留学生总人数的4%。

这些遣派的电机工程留学生在美国大多进入了麻省理工、康奈尔、伊利诺伊、斯坦福等著名综合性院校或工科强校,在美期间他们潜心研究、专注于学术,但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毕业后,他们中的一部分回国参与到了电机工程系建设。1931年10月,第一批庚款留美电机工程学科学生梅贻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在其就职后工学院建院事宜开始正式启动。1932年1月28日,校评议会议决“本大学应于下学年添设机械工程学系及电机工程学系,并即以该两系及现有之土木工程学系合组为工学院”。同年,电机工程系聘请前浙江大学电机系主任及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顾毓琇博士为主任。顾毓琇曾作为1923年清华学校留美预备部学生留学麻省理工攻读电机工程,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他一举获得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是第一位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可以说,清华学堂与清华学校时期电机工程赴美留学生的选派,不仅为当时社会发展培养了杰出的电机工程人才,也为后来电机工程学系的建立与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

建国后公派留苏

清华选派电机系王先冲副教授等6人留苏进修报道图[5]

在1955年刊登于新清华上的一份选派教师留苏报道(如上图)中写到,“为了提高师资水平,更直接地吸取苏联先进的教学经验,本学期我校选派了基本电工教研组主任王先冲副教授等同志赴苏联进修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全国高校开始了以“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主题的教学改革。

在此期间,中央高等教育部先后派遣大批留学生、高校教师到苏联各大学学习。报道中的王先冲教授曾于1955-1957年赴苏联进修,进入莫斯科动力学院。除了王先冲教授外,后任教于电机系的高景德先生也曾作为国家选派的首批留苏生于1951年前往前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电机系攻读副博士学位[6]。

1956年,高景德先生以《应用于远距离输电系统中的凸极同步电机的研究》论文被越级授予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在苏联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同年回国后经蒋南翔校长争取在清华大学电机系任教,先后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科学生产处处长、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先生入职后,基于苏联留学经历提出筹建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动态模拟实验室由特殊设计的各种模拟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组成,是既仿真又缩小的电力系统,可以非常方便的研究电力系统许多现象和特性。经多方努力,动态模拟实验室于1959年基本建成[4],标志着我国有了新的电力系统研究工具,代表了当时全国高校的最高学术水平。

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从清华学堂、清华学校时期庚款留美,到建国后公派留苏,在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之时,无数学子漂洋过海、背井离乡,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这些学子归国后为电机系学科发展、电气工程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孙禺.清华时间简史---电机工程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3页

[2] 王海军.试论美国庚子赔款的”退款“.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3]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页

[4] 新清华. 1955年09月24日,第105期

[5] 新清华. 1954年02月16日,第32期

[6] 新清华. 1959年10月1日,第473期

—— 分享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