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风骨-九游会平台
en
  • 清华大学电机系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校友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机系微信公众号

校友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本科生微信二维码

北京院微信公众号

四川院微信公众号

系史长廊

成语“钟灵毓秀”中的“毓秀”,表示孕育着优秀的人物,人才辈出。1932年建系的清华大学电机系,诞生于日本侵华的历史背景中,孕育了许多杰出的爱国志士,比如1935级系友—纪毓秀。

她是清华园内公认的优秀学生运动领袖,还是“牺盟会”中的“硬骨头女英雄”,被誉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积劳成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img_256

纪毓秀

一二九运动和一二一六大游行

当纪毓秀抱着“读书救国”的志愿走入清华园时,国家已经到了危急时刻。虽然是一位刚刚入学的女同学,但是面对刀枪,她无所畏惧,先后参加了1935年底的“一二·九”大游行和“一二·一六”大示威,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每次行动,她都热情极高地全力投入,起到了先锋骨干以至领导作用。

“一二·一六”那天,她在清华游行队伍中担任纠察。当队伍在前门被军警冲散时,纪毓秀挺身而出,高呼:“同学们!不要走散!”随之又有几位同学发出了同样的呼喊。同学们镇定下来,重新集合起来[1]

三三一抬棺游行

1936年3月,纪毓秀参加了“三·三一”抬棺游行。这次游行的起因是,被捕的北平十七中学学生郭清在狱中被折磨致死。3月3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追悼郭清大会,1300多学生骨干参加了追悼会。国民党当局接到北大校长蒋梦麟的报告后,派军警包围了北大三院。到会学生群情激愤,抬棺游行。在游行中,包括纪毓秀在内的许多学生被军警打伤,另有54人被捕。这次斗争虽然是英勇的,但却是失策的冒险行动,使学校中的进步力量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使学生爱国运动遭到了很大困难。

在养伤期间,纪毓秀看到了刘少奇在《火线》上发表的《论北平学生纪念郭清烈士的行动》等纠正学运中的“左倾”影响的文章,她进行了自我反思,对前来看望她的杨淑敏说:“我真傻,只知道不怕打,不怕死,以为只要勇敢就行哩,真幼稚!”此后她在工作中,注意克服“左”的倾向。由于学生中的一批革命工作骨干相继毕业,或调走,年仅18岁的纪毓秀,通过不断提高斗争艺术和领导艺术,成为了一位深受同学爱戴的学生领袖。

牺盟会中的女英雄

1937年初,学业和抗日救国运动已经无法同时兼顾了,纪毓秀做出了勇敢的决定——投笔从戎!她辞别了母校,到太原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山西抗日组织“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受命组织“青年抗敌救亡先锋队”(简称“抗先”),动员组织青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2]

组织“抗先”的起步工作非常之艰难。因为太原当时已有地下党领导的“民先”存在,当地民众由信赖党而信赖“民先”,对“抗先”既不了解也不信赖,认为它是阎锡山官办团体。

一次,纪毓秀到太原女师去发展“抗先”,她动员一些民先队员加入“抗先”,无人响应,带去的牺盟会的徽章许多人也不肯要,有的学校在行动上也不肯与“抗先”协调。纪毓秀耐心向同学们介绍她历次抗日救亡运动的经历,说明成立“抗先”的意义。在她的努力下隔阂终于消失了,人们终于接受了“抗先”和“牺盟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纪毓秀接受组织调动,奔赴抗日前线,来到山西沁县,在抗日决死一纵队政治部工作。她除了负责为部队起草文件外,还办了个不定期的刊物《战斗》,介绍牺盟和各地抗日军民的战斗事迹、翻印马列著作供干部学习。

此外,她还兼任了妇女队的领导工作。1938年,在敌人对晋东南发动九路围攻前,她带着12名女同志离开沁县到和顺接受新任务。她担任指导员,率“妇女工作队”开展农民群众工作,以支援抗日武装斗争,并依靠群众发动了向地主“借粮”的斗争,一个月内从地主手中借出八万斤粮食,缓解了抗日军民的粮荒问题。她趁热打铁,把农、青、妇等各种救国会组织都建立起来了。为此纪毓秀经常不辞劳苦工作到深夜,被誉为“硬骨头女英雄”。

1938年下半年,她又被调回牺盟总会工作,努力推动各地牺盟会积极发展抗日游击队。晋西地区的干部遇到困难时常说:“过(黄)河去总盟找纪毓秀”。深受人们信赖的纪毓秀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巩固陕西的抗战局面做了大量工作,被誉为“山西三大妇女领袖”之一。

纪毓秀工作的地方及附近多数村镇都是阎锡山统辖下的机关,可说是暗流涌动,各派势力角逐,政治空气非常紧张。

三十年代末,山西的政局一步步走向武装冲突和血腥屠杀的险恶境地。1939年3月阎锡山召开的“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史称“秋林会议”)是阎锡山由寻求同中国共产党合作转向阴谋反共、对日妥协的标志。

之后,阎锡山为了考察和甄别干部,把他辖下的军、政、民三个系统中的主要干部集中到秋林军政民干部集训团受训,同时成立军政民干部训练委员会,为主管干部训练事务的行政机关,纪毓秀及吕调元等任委员。集训团由阎亲任团长,其他负责人皆为阎的亲信。受训的牺盟会和新军的干部其中不少是地下党员,他们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纪毓秀和吕调元等与阎锡山斗智斗勇,想法说服阎在集训团内增设行政和民运两个政治部,由吕调元、狄景襄两位地下党分别任主任,在纪毓秀主持下,从牺盟会调派一批干部,把两个政治部组建起来,摆脱了阎的掌控。“晋西事变”前夕组织和掩护受训干部撤离秋林时,这两个政治部起了关键性作用。

蜡炬成灰泪始干

工作上的辛劳,物质生活上的艰苦,政治环境的恶劣,使得纪毓秀的健康每况愈下,1939年上半年,她被确诊为干血痨。半年后纪毓秀的病情已极端恶化,汤水不进,进入昏迷状态。这期间,中共中央做出新的指示:为预防不测,我方干部要逐步撤出秋林。没来得及离开秋林,纪毓秀便于1939年10月6日晚与世长辞了,时年仅22岁。1989年,根据校友们的强烈请求,母校决定将她的骨灰由山西迁至水木清华北山上“清华英烈纪念碑”附近,立碑为记[3]

img_257

纪毓秀骨灰安放处纪毓秀烈士是在共产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她满腔的爱国热情,敢于斗争的革命品质,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

参考文献

[1] 可久.清华园的优秀学子抗日救亡的女英雄——记纪毓秀烈士.北京党史, 1988(04): 29-31.

[2] 冯茵.蜡炬成灰——“硬骨头女英雄”纪毓秀.清华大学校史馆.

[3] 黄延复,贾金悦.纪毓秀骨灰安放处.新清华, 1999年05月14日,第1368期.

—— 分享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