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代表梁曦东在电机系2024年毕业典礼暨启航仪式上的发言-九游会平台
en
  • 清华大学电机系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校友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机系微信公众号

校友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本科生微信二维码

北京院微信公众号

四川院微信公众号

新闻动态

电机系教授、未央书院院长 梁曦东

亲爱的各位同学、各位亲友,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是电机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的梁曦东,很荣幸我能有机会代表电机系教师在2024年电机系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发言。

我是1979年考入电机系高压专业的,1984年本科毕业。84年在我考上电机系研究生的同时,系里通知我,先去学校人事处报到,然后再去研究生那里入学。所以我在电机系已经工作四十年了,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任务我已经完成了80%,已经是电机系在职教师中工龄最长的老师。加上大学五年,我有幸经历、见证了电机系92年辉煌历史的一半。但是,以教师代表的身份在电机系毕业典礼上发言,这还是第一次。

首先要祝贺电机系今年毕业的各位本科生、研究生。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学位。祝贺你们的清华求学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很高兴看到典礼现场还有未央-电01的同学,你们昨天参加了未央书院首届本科生的毕业典礼,今天再来参加电机系的毕业典礼。你们的电气工程专业课都是电机系教师讲授的,包括我自己;大多数同学即将开始的研究生阶段,也要在电机系进行。希望你们也把电机系当成自己的家。

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我想从一位教师的角度,跟大家就教书育人,以及大学学什么、科研研究什么分享一点感受。

今年校庆期间,我们年级举行毕业四十年纪念活动。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当年上学时的情形,哪个活动精彩、哪个同学有什么特点,哪门课印象深、哪位老师教得好等等。

很多班的同学都表示对教数学的盛祥耀老师印象很深。盛老师讲课极有魅力,二教的大黑板上,整版整版的板书推导如行云流水般自如顺畅,讲述极其清晰,包括例题计算的结果,到小数点后多少位,都是一笔写完,几乎不看讲稿。每次课后同学们的问题,盛老师也是很耐心的一一解答。有一次我们班许国祥同学下课后问了一个问题,盛老师当时可能没想好怎么回答,也许是感觉短时间说不清楚,就问了许国祥的宿舍房间号。当晚我们下自习之后,谁也没想到,盛老师居然特意到许国祥同学的宿舍,去解答白天没有答完的问题。

这个故事非常小,但是非常震撼。四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无比感慨。盛老师是我们毕业几十年都难忘的好老师。同学们不断提问的求知渴望,我想也是盛老师愿意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的动力之一,甚至只是回答一个在学期中间、某次课后再普通不过的一个问题。教书育人就是从点滴中体现的。这就是大学应该有的样子。

电机系的前辈教师中,无论专业课的讲授、还是研究中的指导,生动例子就更多了。限于时间关系无法展开。

在教师眼中、在培养方案的教学要求中、从助力同学们未来成长的角度,把课程学明白远比学分绩重要。如今互联网发达,眼看着就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似乎课程的知识点很容易搜索。但是,在课程学习中,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通过一门又一门的课程学习和训练、一位又一位教师的讲授和答疑、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操作,有深度地掌握课程的核心要领、学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更有价值,而这恰恰是学分绩很难体现的。

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也很类似,每一个课题的研究,不仅要获得具体的研究结论,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某课题的研究,走完研究的全过程,从具体课题的研究中体会什么是研究、体会针对已知知识的课程学习和针对未知问题的科学研究的不同。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领会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科焦点的发展演变,提高对学科核心问题的理解和领悟,提高科学素养,才是科研训练真正期待的效果。

我相信同一门课,不同的同学学完后的收获差异很大;同一个课题,不同的同学研究之后的收获差异也很大。如何能从一次次的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中更大幅度的提高自己,才是每位同学应对未来挑战的底气。

上面说的只是从某个角度的点滴体会,电机系“为人与为人”的优良文化传统,更值得同学们认真探讨,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结合实际好好领会,真正成为继承了“为学在严,为人要正”优良传统的清华电机人。

最后,祝各位本科生、研究生同学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顺利、前程辉煌!

—— 分享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