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我校举行主题为“躬耕教坛育英才 强国有我建新功”的2023年教师节庆祝大会,电机系梅生伟教授领衔的“现代电力能源系统安全控制与高效运行团队”荣获2022年度“清华大学先进集体”称号。
进入21世纪以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十分迅猛。由于风、光出力的波动性,给能源系统的清洁转型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储能则是解决大规模风光消纳难题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电机系现代电力能源系统安全控制与高效运行团队选择压缩空气储能作为重点攻关方向,开展了“十年磨一剑”的科技攻关。
团队建立了完备的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核心装备设计方法体系,攻克了非稳态离心压缩、高效蓄/换热、大容量稳定储气、透平膨胀发电等关键技术瓶颈,研发了四大核心装备,发明了面向储-网协同的压缩空气储能运行与调控方法。获授权发明专利102项(含美国专利1项),发布了我国首个压缩空气储能领域行业标准,报批国家标准1项,编制18项,初步建立了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标准体系。
2022年5月26日,由梅生伟教授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国家能源局储能示范工程——江苏金坛60mw/300mwh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投产运行,这是世界首座商业化运行的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电-电效率61.22%(美国mcintosh补燃式电站效率为55%)。电站连续两年参与江苏电网“迎峰度夏”,累计调峰电量1.2亿度,有力支撑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由周孝信、王秋良等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评价“取得了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建成了国家示范工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学会创会42年来唯一特等奖), 团队负责人梅生伟教授也荣获2022年首届高景德科技成就奖(全国仅2人)。相关成果还入选了中宣部、发改委“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优秀成果。
团队通过十余年持续创新,实现了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核心设备的全部国产化,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压缩空气储能乃至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现了我国在世界压缩空气储能行业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的双引领。未来,团队将以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示范应用为起点和支点,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