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吴文传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极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自适应并网与主动同步关键技术”(2022yfb2402900)项目启动会在山东省临沂市顺利召开。项目启动会由项目牵头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承办,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张兆华专员、责任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文劲宇院长、武汉大学董旭柱院长等专家领导出席会议,吴文传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孙树敏教高汇报了工程示范实施方案,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肯定,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项目启动会现场
本次会议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科技部主任李雪亮主持会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孙岗致欢迎词。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河海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鞠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文劲宇院长、武汉大学董旭柱院长、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姚为正副总经理、国家电网公司修建教高、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石岩副总工程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马士聪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严正教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裴玮研究员、大唐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王劲松副院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伊洋主任工程师组成项目咨询专家组。国家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专项三处专员张兆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主管周俊、山东省科学技术厅韩绍华处长以及项目承担单位(包括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山东大学、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华电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及项目组核心人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组代表与专家、领导合影
会上,孙岗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辞并表态,国网山东电力将高标准做好全过程管理、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服务,与项目承担单位持续强化交流合作,加快推进联合攻关,扎实推进项目研究,高质量推进示范工程建设,高标准完成既定目标。张兆华代表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强调,项目在“十四五”部署的“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应加强优势企业的沟通合作,确保技术研发的推进和落实。周俊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指出,希望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为全国网系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单位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重大项目先进经验。
项目负责人发言
吴文传从分布式光伏发电爆发式增长所带来技术新需求出发,聚焦解决极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自适应并网与源网交互协同机理这一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构建“装备自适应 集群主动支撑 广域协同优化”数字化支撑技术体系的项目总目标,对项目实施方案就项目技术路线、实施工作计划、预期成果交付物、组织管理办法和现有工作进展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孙树敏聚焦山东省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结合示范区现状,详细介绍了项目工程示范实施方案,并给出了工程示范投资规模测算结果以及工程示范各个阶段的量、质、期执行计划。
咨询专家组对项目“产学研用”一体化攻关团队组成和工程示范典型地点的选取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项目总目标和项目总体实施技术路线对于建设和改造升级极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并网配电系统的低成本可实现性和普适性,并就其对于建设新型配电系统的技术突破性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予以高度认可。责任专家详细介绍了项目指南的编制初衷和“光伏扶贫建设”的延续背景,强调各项目参与单位要增强科研工作荣誉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求项目组合力攻坚突破关键技术,聚焦极高渗透率光伏接入带来的源网互动问题,开展针对性技术攻关,搭建开放性技术架构,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积极推动项目研发及应用进程,为我国突破“分布式光伏集群友好并网和主动支撑”技术瓶颈提供有力支撑,切实做好成果落地应用,各示范应用单位要扎实认真开展工作,确保工程示范按计划实施。
会议最后,吴文传和孙岗共同代表项目团队表态,将充分消化和吸纳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未来将全力做好项目的科研攻关和组织实施工作,争取做出重大突破性成果。
项目简介:
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构建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光伏发电逆变器抗扰性差,主动支撑电网能力不足,系统电压和频率控制困难,面临脱网、振荡和电能质量恶化问题;分布式光伏出力随机、消纳困难,运行风险大,极高渗透率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导致区域电网的运行特性和源网交互机理发生质变。因此,亟需从感知、通信、预测、控制和调度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针对极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电网运行面临的挑战,项目将围绕极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技术需求,重点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智能感知、可信传输、功率预测、自适应控制、集群自治与主动同步以及广域协同调控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提出智能感知和公专混合网络的安全可信传输技术,突破分布式光伏发电自适应并网与集群协同支撑难题,构建风险量化的广域协同调控理论,研发“装备自适应、集群自治和广域协同”的运行调控系统和装备并示范应用,确保电网安全,提升主动支撑能力、电能质量和消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