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亿万中华儿女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在这次惊心动魄的全民“战”疫中,无数党员同志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抗击疫情的不同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电机系也有这样一些学生党员,他们主动请缨,加入家乡的抗疫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不畏艰险、勇担重任的奉献精神。
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作为党员的龙跃,积极投身到了家乡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他说,非常时期,“挺身而出”是中国共产党员在紧急情况下的潜意识的抉择,而这次志愿行动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
随着对志愿工作的了解和深入,龙跃愈发了解到当前疫情现状和村委工作的困境,明白在当前的情况下志愿者尤显稀缺。于是,他想到了从家人开始动员和号召,让母亲从农活中挤出时间,间隔地参与到志愿工作中来。村委会也开始借助龙跃同学清华学生党员的“标签”,向村民们宣传。“你们看看人家博士生,清华的都参与进来了!”“你们看看人家党员在带头了!”“好,我们也来做志愿者!”慢慢地,志愿者人数得到很快补充和发展,志愿工作得以按照白天晚上两班倒的方式开始轮值。
随着村委防疫工作的开展,村民自发主动地捐献物资:为方便志愿者工作,有村民捐帐篷;为方便志愿者夜间轮休,社长带头捐献床和被褥;还有村民捐献水、食物等。龙跃提到,期间最让他感动的是村里的一位老奶奶,她年近九旬,听说疫情后,全村第一个找到社长表示要捐款200元。在农村,对一位没有劳动力和经济收入的老人来说,200元可能是好几个月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考虑到老奶奶的年龄和经济现状,村委没有接收老奶奶的捐献;老奶奶又赶回家为志愿者们准备了热乎乎的烤红薯。第二天,老奶奶送来了些许花生;第三天,老奶奶送来了一捧薯条。九旬奶奶,步履蹒跚,但她的步伐却又是那么坚定、那么有力,这大概这就是人民的力量吧。
图 2 年近九旬的老奶奶在捐献200元被拒收后,到志愿工作第一线来送烤红薯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龙跃说他的内心也难免会感到担忧,但“虽千万人吾往矣”。这除了是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责任感以外,还与清华精神和少云精神密不可分。从研究生开学典礼开始,清华就培养青年们要“勇担时代大任”;再到疫情面前,校长在“全校师生共上一门课”上教育同学们“自强的清华人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自强的清华人永远乐观地面向未来,自强的清华人永远追求国家至上、人民为先。”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清华精神时刻激励着他。而且,龙跃同学的家乡“铜梁”是邱少云烈士的故乡,从小开始他就学习少云同志的故事,高中还曾坚持每年清明到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为少云同志扫墓。因此,当他穿上印有“少云志愿者”的文化衫时,那一股“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少云精神从他的心底油然而生,让他更加坚定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
电硕182班 刘洋 ——守卫家园,你我同行,党员先行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龙溪镇红军村第三党支部设立居民劝返点,刘洋同学的父亲作为支部一员始终早出晚归坚守在岗位上。在党的号召下和他父亲的影响下,2月12日接到世纪阳光小区疫情防控岗亭点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刘洋毅然报名志愿者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后方。在疫情防控岗亭点,他和其他的志愿者们从早上8点至晚上10点值守、排查、宣传,按照政府的要求严格控制小区居民的出入并做好登记,做到“每家每户每两天只能一位成员外出购买生活必须品”、“上班人员出示证明登记出户”,最大限度防止疫情传播。
小区内每户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年过七旬的老爷爷老奶奶居家多日没了生活饮水。根据小区防疫要求,外来人员一律禁止入内,于是刘洋同学主动承担起了为他们送水的工作。他说,把水送到老人家中,帮他们安装到饮水机上,收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时,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之时,刘洋的家乡政府组织党员干部设立居民劝返点,但劝返点物资匮乏。在得知相关情况后,身为党员的父子俩决定捐献一些物资,助力疫情防控。2月4日一早,父子俩拿着2顶帐篷、10箱矿泉水捐献给政府,为居民劝返点营造了更好的工作环境。
战役前方,有“最美逆行者”冲锋陷阵;战役后方,有“防疫志愿者”守卫家园。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许许多多像龙跃、刘洋这样的青年党员,用年轻的肩膀扛起防疫的责任,为一线疫情防控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期待不远的将来,与同学们再聚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