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电机系教师 孙凯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但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异常严峻的新冠疫情使城市和乡村都进入了“暂停”状态,但作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一刻不能停。同时,研究生同学们的学习和科研也不能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勉励人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我们的研究生同学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如果因为疫情的影响,将学习和科研耽搁数月之久,不仅是个人的损失,而且也会给国家和学校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何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既完成抗击疫情的重要任务,又尽可能地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成了摆在我们每位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同学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作者是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统研究所的一位普通教师,目前正在指导3位博士生、2位硕士生、2位本科综合论文训练同学以及2位大三srt同学。在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在不断思考,并与同事和同学们积极交流,总结了一些研究生培养的个人体会,归纳为“特殊时期的工科研究生‘三精’培养——精心关爱,精细指导,精准施策”,希望抛砖引玉,与同事、同学们交流分享。
“三精”培养首先是“精心关爱”,需要导师对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切实地关心爱护。我们的研究生同学大多是二十出头,新冠疫情是他们中大多数人遇到的第一次重大灾难,特别是由于防疫需要,较长时间不能返校,必然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冲击。为了缓解同学们的压力,帮助他们平安顺利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作者在课题组采取了三个举措——了解“四况”,互报安好和两个“及时”。“四况”是指:1)学生本人的身心健康情况;2)学生家人的健康情况(特别是了解是否有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3)学生的经济状况,确认是否遇到经济困难;4)学生所在地的防疫情况。作者利用电话、微信、邮件和网络组会等各种方式经常性不定时地向组内同学们了解“四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特别是做好心理疏导。我多次向同学们分享2003年自己在清华经历“非典”封校时的感受,鼓励大家积极调整心态,“防护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安排好学习,锻炼好身体,经历风雨后,必定是彩虹”。我与课题组其他教师共同制定了组内定期“互报安好”机制,每周六早上8点,全组老师、同学都在微信群内报告健康情况,并统计成表(如图1所示),如有同学出现身体不适,随时向导师汇报,不必等到周六。每当看到这个全体健康的统计表时,作为教师是最欣慰的一刻。两个“及时”是指:1)及时发放研究生补助,保证同学们在家的生活支出,不给他们的父母增加经济负担;2)及时帮同学们答疑解惑。近期关于退选课、毕业安排以及毕业后升学,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和担心,作者及时帮他们联系学校和系里相关部门和负责老师,第一时间消除同学们的疑虑,使同学们安心居家学习,不急于返校。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导师远程指导和学生独立学习,既是全新的体验,也是巨大的挑战,需要教师们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规律,及时调整指导方法,实施比平常时期更加精细化的培养。作者将负责指导的9名同学的情况,按照“年级”、“实验研究进展程度”和“心理状态”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如图2所示)。为什么要考虑“实验研究进展程度”?因为对于工科学生来讲,实验研究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科研环节,其他的几乎所有环节(文献调研、理论研究、仿真分析、装置设计、报告及论文撰写)都可以在家里完成,只有实验环节必须要返校后到实验室完成,所以实验研究的进展程度对同学们的心态影响最大。经过与同学们的深入交流和沟通,作者评估了指导的9名同学,其中4人目前的状态为“按部就班”型,3人的状态为“积极进取”型,2人有“心急焦虑”的倾向,无人存在“消沉松懈”。作者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积极进取”的心态如果没有调整好,也很容易转为“心急焦虑”,需要特别关注(图2中黄色坐标点)。本人指导的一位大四综合论文训练的同学,非常勤奋努力,在上学期期末开题时,就做好了详尽的研究计划,准备大干一场,特别是在硬件实验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但疫情突来,几乎所有的实验环节都无法开展,他的心情一度非常焦虑。针对这一情况,作者一方面通过一些技术讨论缓解他的焦急情绪,另一方面及时帮他修改了研究计划,让他体会到,即使在家也可以完成出色并有收获的综合论文训练。“按部就班”型的同学一般都很听话,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研究任务,但由于这学期将有较长时间在家,所以需要老师和同学们互相鼓励,积极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防止跌入“消沉松懈”的状态。另外,作者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发现在疫情期间导师和研究生同学的交流方式,与平常时期应有较大区别,需要“提高频度,丰富内容”。同学们长时间在家,身边没有老师、同学,学习、研究氛围不如实验室,所以需要老师提高与同学们的交流频次。从以往的每周至少1次,提高到约每2-3天一次。每次交流的信息量可以不大,但交流范围可以适当拓宽,除了专业讨论之外,还可以涉及课程学习、体育锻炼、就业指导等,有助于帮助同学们缓解压力。
作者通过近一段时间与所指导学生的深入交流,了解到同学们对科研都非常有责任心。他们主要反映了四个担心:“担心国家课题完不成,担心企业项目耽误交付,担心期刊论文来不及修改,担心学位论文完不成实验”。通过学习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抗击疫情十六字方针,作者针对同学们的每个担心都给予了迅速回应,并和同学们一起商讨精准的应对策略。首先,针对国家课题,作者第一时间向同学们传达了科技部调整项目管理相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及时打消了同学们的顾虑。第二,针对横向科研合作,我们也了解到合作企业都在逐步复工复产的过程中,本着相互理解的精神,与所有的合作单位协商修改了合作计划。第三,针对期刊论文的修改,作者积极与多家国际权威期刊主编沟通,介绍中国的抗击疫情情况,寻求理解和支持,为同学们延长了论文修改时间。第四,针对疫情结束时间的不确定性,一人一策,指导同学们做了多种预案(如图3所示),并针对大家的不同需求配备好研究条件(购买专用软件授权、电子书、微型示波器等),确保同学们在家里也可以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在返校时“无缝切换”到实验研究,最终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让我们秉持“同学们在哪里,哪里就是清华园”的信念,师生携手,戮力同心,学有所得,研有所获,待到春暖花开平安返校之时,为母校的109年校庆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normal0false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