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四川院)应邀为电机系参加生产实习的本科生带来了线上直播云实践活动。活动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主题分别为“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中试线参观调研”与“能源互联网试验检测中心参观调研”。
在上午的直播活动中,四川院科研管理部主任、清华大学博士吕岚春首先介绍了研究院的基本情况。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是依托清华大学电机系,基于清华大学与四川省省校战略合作而成立,结合四川当地的清洁能源优势,围绕人才汇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精准发力,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共有32个研究团队,涵盖了能源生产技术消费等各领域。随后,吕岚春依次介绍了清洁能源消纳与智慧流域、智慧高效用能、能源装备与系统创新、能源战略与市场机制、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等板块,同时结合各研究板块的先进展品具体讲述了四川院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成果。此外,四川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坚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美”,拥有全职人员246人,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3名、省级人才16名、市级人才10名、高级职称49名,形成了学科交叉、产研融合的良好氛围。
吕岚春介绍四川院基本情况
在实验室参观环节,技术主管戴林杉对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进行介绍。中心占地1700平米,主要研究方向是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再利用。在中试线,戴林杉详细介绍了锂电池回收的全过程,包括对电池的破碎、过滤、除杂、三元前驱体的制备、电化学反应器回收氢氧化锂等。
戴林杉介绍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
在随后的实验室参观中,技术主管时一方详细介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她首先讲述了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原理,以及如何对元素进行半定量分析,如何对浓度进行大致估算。仪器使用时需要高频电流产生磁场和火花,使原子与之碰撞形成更多载流子,使等离子体温度达到10000k,可快速同时分析73种元素。实习生李翔演示了软包电池制作实验:首先利用搅拌机搅碎原料,再经涂布过程将浆料均匀涂抹金属箔上,将金属箔用辊子进行3-4次辊压,之后到裁片机进行裁片。之后,经叠片、点焊、烘干等流程,最后用手套箱进行滴加电解液操作,封口静置,即可得到软包电池。
李翔演示软包电池制作实验
在下午的活动中,四川院能源互联网试验检测中心技术主管姚大伟介绍了中心的整体情况,并展示了面向能源互联网系统和关键装备的平台和可观测设备实时运行数据的设备数字三维模型。随后还带领观众们参观了关键装备测试服务平台、与能源互联网紧密相关的成果展示区,居家直流改造区等。
下午的第二项内容是直流微电网动模系统组网与运行实验。该实验基于检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动模系统平台,包括多能源接入的一次系统、实时仿真系统等。工程师包维瀚和周特展示了三个实验:微电网组网、微电网并网运行和新能源并网功率平滑实验。
包维瀚和周特进行动模系统平台演示实验
第三项内容为半导体芯片可靠性及电性测试实验。能源半导体可靠性测试与分析实验室主管刘聂介绍了半导体实验平台和目前使用的探测显微镜,在半导体芯片esd测试实验中展示了光信号芯片并介绍了硅基半导体的生产流程以及半导体可靠性等知识。
上午和下午的直播中均设置了在线交流答疑环节,同学们针对参观和实验展示中的各项内容积极踊跃提问,老师们也认真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在线交流答疑环节
本次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云实践给电机系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得暑期线上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四川院产研结合的良好氛围使得同学们对能源领域和电力行业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推动同学们积极思考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