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上午,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电力公司的指导下,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网常州供电公司举行全国首个电力系统“源网荷”实体碳表应用示范工程启动仪式。
江苏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李义、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王之伟、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常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李瑶虹、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建江共同按下启动按钮,宣布全国首套电力系统“源网荷”实体碳表装置与碳管理平台正式发布上线。
启动仪式上,康重庆以“新型电力系统的碳视角”为题作了主旨报告。报告中,康重庆教授详细介绍了我国的低碳能源战略需求以及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碳轨迹,梳理了低碳电力技术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以“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计量与分析”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当前碳计量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以碳流分析理论为核心的碳表计量系统的原理。
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王之伟、常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李瑶红分别致辞,常州供电公司发展部副主任张伟介绍了碳管理平台的功能,江苏常州卿卿服装进出口公司、江苏恒力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常宝滔邦石油管件公司等企业代表也分享了碳表系统为其优化生产时序、降碳减排等带来的指导作用。江苏常州卿卿服装进出口公司的潘建新经理展示了基于碳表系统的产品“碳耗码”,该公司有接近90%的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碳表系统的部署与应用,能够让企业明晰自身每个工序的用电碳排放情况,并为企业所生产的每件衣服都打上“碳耗”标签,为企业出口产品碳排放认定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企业开展基于“低碳响应”的减碳方式提供引导。
参加启动仪式的嘉宾还包括: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部副主任胡伟、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副主任左强、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袁黎、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总工程师周志成以及清控诚融(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晓宜。
全国首套电力系统实体碳表装置与碳管理平台启动仪式
康重庆教授作“新型电力系统的碳视角”的报告
启动仪式现场
服装“碳耗”标签
电力系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排头兵,以低碳为目标的能源转型已成为我国的重要能源战略之一。但是,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用电间接碳排放计量标准体系,如何精确计量每一度电产生的碳排放是开展低碳调度运行、碳交易等工作的前提。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和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联合研发了基于碳流分析理论的实体碳表系统和能源碳计量平台,实现了全球首个“全域碳计量-全链碳响应-全景碳足迹”的工程示范。
目前,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已在亚太电厂、500千伏茅山变、220千伏洮湖变、110千伏指前变以及江苏常州卿卿服装进出口公司试点安装了实体碳表,实现了“源网荷”物理碳表装置的全链路部署。“源网荷”物理碳表装置的率先落地应用,解决了电力系统直接与间接碳排放的实时计量问题,为电力系统全景碳足迹分析提出了新的思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基于碳表装置的电力系统全域碳计量体系将为优化能源结构、组织碳市场、出台碳排放控制政策提供数据基础与决策依据,支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建设,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源网荷”物理碳表装置的全链路部署
基于物理碳表装置,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联合开发了“常州能源碳计量服务平台”。该平台共分为“能源碳总览”、“全域碳计量”、“全链碳响应”、“全景碳足迹”四大功能模块。“能源碳总览”模块汇聚了常州市能源供给与消费数据、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为常州市碳排放提供了全景概览。“全域碳计量”模块描绘了常州市“多时空全景电-碳分布图”,展示了电网中碳排放的实时流动与溯源,实现了电力系统“实时碳监测”。“全链碳响应”模块汇集了市域范围内的可响应资源,实现了用户侧需求响应管控及其碳减排量计量与分析功能。“全景碳足迹”模块面向企业用户提供碳足迹追踪和减碳服务。能源碳计量平台的上线,一方面指导企业低碳生产,助力行业节能减排,另一方面为政府部门制定全面的碳减排政策与效果评估提供量化支撑。
常州能源碳计量服务平台界面
清华大学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拥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深厚的人才积累。清华大学于今年9月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研究院围绕低碳发电与动力、新型电力系统、零碳交通、零碳建筑、工业深度减排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封存与碳汇、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战略等目标方向进行重点攻关研究。研究院为校级实体科研机构,院长由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担任。电力系统“源网荷”实体碳表系统为研究院成立之后首个正式发布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应用成果,未来将围绕碳监测开展一系列新型电力系统碳减排与节能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