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各位老师、线上的各位亲友、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岁月如歌,转眼又到一年离别时。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系师生,向学业有成的58名博士毕业生、83名硕士毕业生和117名本科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付出、悉心指导各位同学的老师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也向一直以来关心、帮助和支持同学们发展的各位亲友、各位校友、合作单位表示最由衷的感谢!
同学们,2021年是不凡的一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今年也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是学校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加快发展、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而在座的各位毕业生,此时也位于人生的转折点,在清华园度过一段求学时光后,你们或将在国内外继续求学、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或将进入工作岗位、投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无论如何,2021年的仲夏季节,你们都将开启另一番新的人生征程。
同学们,过去的一年,我们有幸一起目睹了电机系的新发展。我们受国家能源局委托连续组织研究、编写并发布了《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技术发展蓝皮书》等研究成果,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我们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承担能源互联网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为能源互联网的学科构建提出科学依据;孙宏斌教授在ieee pes发起成立能源互联网协调委员会;何金良教授在基金委支持下主办了“全景信息感知及智慧电网”双清论坛;我们联合央企成立了“清华大学-三峡集团能源电力新技术联合研究院”,合作攻关新能源技术;胡军副教授联合研制的国际首套输电线路全景智能监测系统在云南成功投运,安装过程被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赵彪副教授发起的国际首个电力电子变压器标准提案获国际电工委员会立项;曾嵘教授主持完成“大容量直流开断关键技术及高中低压系列化直流断路器研制”项目获得高度评价;赵争鸣教授、胡伟副研究员等团队的研究成果在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会获得1个特别嘉许金奖和6个金奖;沈沉教授和丁青青副教授由于多年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分别获评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和“刘冰奖”;刚刚作为教师代表发言的郭庆来教授获评第1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同学们,过去几年,你们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努力,为电机系的发展增光添彩。博士生崔英哲提出了基于电场诱导二次谐波效应的非侵入式测量方法,获得ieee“孙才新和格博斯基最佳学生论文”;从国防科技大学入学电机系的强军计划博士生李大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同时,连续3年担任支书并获得“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硕士生鞠佳禾基于她在电力电子仿真领域的研究成果参加了2019年本领域的旗舰会议ecce,并与团队一起做了4小时的tutorial;硕士生刘洋积极投身党建工作,使电机系研究生党建有了长足发展,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本科生刘至真当选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并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大会上作为本科生代表发言;以电机系学生为主的ieee电力电子学会清华大学学生支部获2021年最佳学生支部奖;在园子里,你们是奠基人生的清华人:西主楼和高压馆见证了你们无数个投身学习科研的日日夜夜,东大操场见证了你们赛场拼搏的飒爽英姿,综合体育馆见证了你们昂扬饱满的“一二·九”爱国歌声,大礼堂见证了你们别出心裁的文艺创想与深厚的集体情谊。在园子外,你们是为清华争光的电机人:你们奋斗的身影出现在数不清的科技攻关项目中,你们实践的足迹踏遍祖国大地。这些故事,既成为你们求学路上的重要人生经历,也作为电机系的宝贵财富被历史铭记。
如今,你们正踌躇满志、整装待发,即将踏上人生的新征途。我们大家结缘于电机系,我想用电气工程学科中电力系统领域的三组关键词,给大家送上三点临别赠言。
第一,优“规划”、稳“运行”。电力系统的发展必须依靠合理的“优化规划”策略与“稳定运行”方法。前者在长时间尺度上决定电力系统如何优化布局,要确定长期发展的大目标;后者在短时间尺度上决定系统的调度运行方式,是确定系统短期控制的小目标。同学们,人的一生中,也会确定许许多多的大目标和小目标。在长远看来,我们需要设定人生“发展规划”——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分步骤厘清需要达成的阶段性目标;短期看来,我们需知晓要如何努力,才能在当前社会环境所给定的“可行域”中,获得工作和生活的控制目标和执行结果。电机系2001届硕士系友林云志毕业后就确定了他的人生规划,针对轨道交通相关的问题深耕二十年,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研发了大功率有轨电车充电机、地铁专用检测装备等一个又一个的重要成果,广泛应用于全国多地的地铁系统中。他大目标明确,小目标清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上攀登,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同学们,若人生没有大目标,那么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若工作和生活没有小目标,那么处处都会“躺平”。希望同学们既能做好人生长路的“发展规划”,又能做好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运行控制”,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成为一个有目标、有行动、有坚持、有收获的人!
第二,抗“扰动”、善“保护”。电力系统是由大量复杂元件组成的,面临复杂的运行环境和扰动风险。一旦受到扰动、发生故障,需要继电保护设备正确动作,切除故障,保证电力系统在小扰动大扰动下都能安全稳定运行。人生可视为一个不断演化的系统,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外界的大小扰动,严重时导致“系统失稳”。当人生的“扰动”出现时,同学们也无需慌张,应尽快找到扰动的根源并加以隔离乃至“切除”,保护自身系统的良好运行,更重要的是保护初心、保护良知。电机系2011届硕士生杜爱虎,毕业后不为各种“实惠”所干扰,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坚守在海拔4000米川西高原的藏族玉龙西村小学支教四年半,保持一颗振兴乡村教育之心、保护自身坚毅前行;期间他招募四十余名教学志愿者,一起带领孩子们去大城市游学,为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大门。同学们,你们从清华园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锲而不舍的坚韧毅力。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能勇于抵御各类“扰动”,坚定“保护”自己所“规划”的前进方向,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实现人生系统的持久正确“运行”!
第三,测“负荷”、解“潮流”。电力系统是一个实时平衡系统,准确预测负荷需求是合理安排电力供应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解算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确保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同时各个分支线路不过载。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要时刻测算自己的负“荷”水平,看看自己能承受的负载能力,这样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同时,每个人也要随时解析和辨识各种社会潮流,认真分析何去何从,因为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2007届博士毕业生夏德明,在学期间师从卢强院士学得一身“电力系统控制”本领,入职东北电网公司,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测算自己的能力,投身我国电力能源事业的潮流之中,他和同事开发的区域智能稳控系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去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我很欣喜地看到,今年的毕业生中,地尼亚尔、刘洋、郭亮亮、张天枫等许许多多的同学,毕业时都没有追逐热点地区,而是选择了去基层工作。希望同学们既能清晰地估测自身负“荷”水平,又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潮流”中解析和辨识正确方向,不盲从、不跟风,勇于投身到国家建设事业的大潮流之中!
同学们,我们电气工程学科所服务的能源电力事业,为世界送来光明、为人类赋“能”充“电”。去年以来,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未来的电力能源行业将出现巨大变革;而1932年成立的电机系,也将于明年迎来九十华诞,“电机”二字是我们在场每个人心目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我这里想以八组“电机”尝试做一副对联,为大家壮行:
电能点亮世界:发电宜举绿电,停电即当充电;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总以弱电驭强电;
机遇布满人生:待机莫使心机,识机切勿投机;培养高度机智思维,自将危机转胜机!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同学们,今天你们就要走出清华园,进入人生新的阶段。希望大家能以不息为体,以自强为道,以厚德载万物。临别之际,还要叮嘱大家,清华大学有完善的校友服务体系,电机系近几年也加强了校友联络与服务工作,希望大家奔赴全国各地后能及时与当地校友会取得联系,电机系校友办公室也会及时为大家提供咨询与服务。祝愿大家平安顺遂、前程似锦、毕业快乐!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清华园、电机系永远是你们的家,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谢谢大家!